会真记
得邻桌的同榜相扶,同榜道:“你要回去么?”
他摇头,先稳住身子再谢过同榜的好意,又道:“那位同榜可是河南元稹?”
同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稍愣片刻,答道:“正是。”
“多谢。”白居易听罢,便拿起桌上的酒壶斟了一杯酒,同榜见他如此,又言:“你要向他敬酒?明经出身的,不过是考中了吏部试,日后官职也不会高到哪去,何必自降身份?”
白居易愣了片刻,笑道:“这位兄台,莫欺人穷,何况他与我们皆是同榜,又哪来的自降身份?我看他日后定是能拜相的。”
“他拜相,朝野上下岂不笑掉大牙?”同榜还欲再言,白居易便先落下一句“失陪”,转身拿起酒盏过去。
比之白居易这边的门庭若市,元稹可谓是冷冷清清,所以当白居易过来向他敬酒时,他还有一些发愣。
“在下太原白居易,字乐天,久仰元兄大名。元兄一篇《莺莺传》实是令在下魂牵梦萦。”
元稹接下他的酒,莞尔道:“能得乐天喜欢,实乃我之幸,乐天叫我字微之便可。”
白居易笑着应下,又道:“微之的《莺莺传》惊为天人,我看完后不胜赞叹。甚是想见着者本人,如今见到了,又忽然想起那张生来了。”
“哦?”
“性温茂,美风容。”诚如白居易所说,元稹算得上一等一的好相貌,若论榜下捉婿,投车掷果,他恐要被好多人捉住,又要收到好多人的香帕水果了。而白居易最欣赏的是他那双眼睛,看似有情实则无情,只怕是日后少不了惹姑娘伤心。
“我也有一语要赠与乐天。”
——“颜色艳异,光辉动人。”
说罢,二人相视一笑,白居易道:“谓此传,我有一问:文中言“时人多许张
他摇头,先稳住身子再谢过同榜的好意,又道:“那位同榜可是河南元稹?”
同榜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,稍愣片刻,答道:“正是。”
“多谢。”白居易听罢,便拿起桌上的酒壶斟了一杯酒,同榜见他如此,又言:“你要向他敬酒?明经出身的,不过是考中了吏部试,日后官职也不会高到哪去,何必自降身份?”
白居易愣了片刻,笑道:“这位兄台,莫欺人穷,何况他与我们皆是同榜,又哪来的自降身份?我看他日后定是能拜相的。”
“他拜相,朝野上下岂不笑掉大牙?”同榜还欲再言,白居易便先落下一句“失陪”,转身拿起酒盏过去。
比之白居易这边的门庭若市,元稹可谓是冷冷清清,所以当白居易过来向他敬酒时,他还有一些发愣。
“在下太原白居易,字乐天,久仰元兄大名。元兄一篇《莺莺传》实是令在下魂牵梦萦。”
元稹接下他的酒,莞尔道:“能得乐天喜欢,实乃我之幸,乐天叫我字微之便可。”
白居易笑着应下,又道:“微之的《莺莺传》惊为天人,我看完后不胜赞叹。甚是想见着者本人,如今见到了,又忽然想起那张生来了。”
“哦?”
“性温茂,美风容。”诚如白居易所说,元稹算得上一等一的好相貌,若论榜下捉婿,投车掷果,他恐要被好多人捉住,又要收到好多人的香帕水果了。而白居易最欣赏的是他那双眼睛,看似有情实则无情,只怕是日后少不了惹姑娘伤心。
“我也有一语要赠与乐天。”
——“颜色艳异,光辉动人。”
说罢,二人相视一笑,白居易道:“谓此传,我有一问:文中言“时人多许张